创大钢铁,免费钢铁商务平台

购物车(0)

创大钢铁首页

现货行情

综合指数

创大多端推广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钢百科 > 冶金建设 > 其他百科

蒂姆·奥莱利

发布时间:2018-01-24 17:11 作者:互联网 来源:钢铁智库
40
蒂姆·奥莱利(Tim O'Reilly)——互联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,最先提出了Web 2.0的概念 蒂姆·奥莱利的简介   蒂姆•奥莱利,生于1954年6月6日,爱尔兰裔美国人,互联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,一手创办了奥莱利传媒(O'Re
蒂姆·奥莱利ngdesc="/wiki/Image:%E8%92%82%E5%A7%86%C2%B7%E5%A5%A5%E8%8E%B1%E5%88%A92.jpg" />

蒂姆·奥莱利(Tim O'Reilly)——互联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,最先提出了Web 2.0的概念

蒂姆·奥莱利的简介

  蒂姆•奥莱利,生于1954年6月6日,爱尔兰裔美国人,互联网历史上的传奇人物,一手创办了奥莱利传媒(O'Reilly MEDIa)。

  奥莱利传媒是全球领先的计算机图书出版商,其电子书业务比 Kindle 早问世了20多年;奥莱利传媒创办了第一个商业网站GNN;创立的Make杂志,使得奥莱利传媒成为 DIY 革命及创客运动的主要先锋;此外,奥莱利传媒很早便提供了在线学习平台,还多次举办过全球瞩目的各类技术主题峰会。奥莱利本人也是非会议的鼻祖 Foo Camp 的发起人。

  和奥莱利本人一样,他的奥莱利传媒一直致力于通过传播和强化创新知识,来改变世界,并竭力主张企业要创造更多价值,而不是攫取更多价值。自1978年开始,奥莱利传媒一直都是前沿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。超级极客们正在开创着未来,而奥莱利关注真正重要的技术趋势,并通过放大那些细微的信号,来刺激社会对新科技的应用——奥莱利的理念:信息是激发创新的力量。

  蒂姆•奥莱利衷于新兴科技,由他发起的诸多科技热词在全球围内疯传,开源、Web2.0、作为平台的政府、参与架构…… 他的卓越影响力早已不再局限于科技领域,从计算机到工商管理,再到公共管理……整个思想界都被他的时髦用语和他先知般的思想所折服。

  用Google前CEO、Google母公司执行董事长埃里克·施密特(Eric Schmidt)的话来说,奥莱利可以让一个行业成为可能。2005年,《连线》杂志把蒂姆·奥莱利誉为趋势观察员;2010年,《Inc.》杂志把他称为硅谷先知,在过去30年里,他几乎预见了每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,5年后聪明人开始谈论的话题,他现在就能预料到。

蒂姆·奥莱利生平大事年表

  1977年开始成为一名科技作家。

  1992年出版了第一本关于互联网的畅销书 The Whole Internet User’s Guide & Catalog(国内1999年引进中文版,书名为《Internet原理与实践》),被纽约市立图书馆选入20世纪最重要的书。

  1993年,推出全球首个门户网GNN(Global Network Navigator,维基百科直译为全球网络导航器),这也是万维网时代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商业网站,该网站1995年卖给了AOL(美国在线)。

  1998年,他组织了一次会议,催生了开源软件这个术语,继而让商界认识到了开源的重要性;

  2000年,Tim发布《致杰夫·贝佐斯的公开信》,抵制亚马逊一键下单专利,在4天内获得1万人签名支持。有意思的是,亚马逊与O'Reilly联手推动了一场软件专利改革,贝佐斯本人也开始反对那种琐碎的专利 。

  2001年,与培生技术集团联手推出首个网络原生图书内容服务:Safari图书在线(Safari Books Online)。

  2014年,Safari图书在线由O’Reilly完全控股

  2003年,O'Reilly举办了首届Foo Camp(Foo,即Friends of O’Reilly)。用媒体的话来说,Foo Camp里的极客们,乐此不疲地推动着整个互联网经济向前发展。O'Reilly将Foo Camp称为维基式会议,这是一种非会议活动,也有人说它是非正式会议,议题不是传统会议那种中心化的模式,而是由参与者提供议程,非常活泼。Foo Camp出现后,全球相继出现了很多模仿者。

  2004年,在Web 2.0峰会上,他阐述了 Web 2.0 的概念:它不仅意味着互联网在经历泡沫后的复苏,还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在大数据、集体智慧、互联网即平台基础上产生的新模式。

  2005年,以DIY文化为主题的季刊《MAKE》杂志启动,并迅速获得广泛关注,并掀起了著名的创客运动,推动了当时的硬件创新和在实践中学习的浪潮。2012年,Maker Media独立。

  同年,Tim O’Reilly在《纽约时报》发表专栏文章,支持Google图书馆项目。此后,国会议员和政府问责办公室开始关注高校教科书成本过高的问题,像搜索网络一样搜索图书内容的想法,得到了拥护。

  同年,O’Reilly携手《自然》杂志和Google,开办了第一届Science Foo Camp,将这种跨界的非会议形式带到了前沿科研领域。

  同年,著名作家Steven Levy称他为趋势观察员(The Trend Spotter),并以此为题在《连线》发表了深度专访,赞叹Tim用新词和术语概括出某种趋势的惊人能力

  2006年,Maker FAIr首度亮相,吸引了2.2万DIY爱好者参与。截至2016年,Maker Fair已经举办了数百场,参与人数已经超过了140万。

  同年,O'Reilly员工发起了发起了Ignite——一个快节奏的极客社区活动,并迅速燃遍全球。

  2007年,全球IT业最具影响力百人排第 17 名,在(eWeek's 2007 Top 100 Most InfluenTiAl PeOPLe in IT),远超时任Google首执行官的埃里克·施密特、亚马逊创始人杰夫·贝佐斯。

  2008年,Tim在金融危机之前断言:如果Web 2.0和华尔街之间确有相似之处,我们就能通过观察华尔街,来猜测Web 2.0的未来。他力劝互联网公司不要走跟顾客对着干的老路,创造的价值要大于你索取的价值

  2009年,Tim在Gov 2.0峰会上提出平台型政府(Government as a Platform)的概念:政府2.0……是通过技术——尤其是Web 2.0里最核心的用于协作的技术——来更好地解决一个城市、一个州、一个国家乃至全球层面上的共同问题。

  Gov 2.0峰会(及政府2.0峰会)将谷意见领袖和政府高官聚拢到一起,双方共同探讨该如何相互学习,以推动奥巴马政府的开放数据政策,并掀起一场全球性的政府信息公开运动。

  2010年,Inc.杂志将Tim誉为硅谷先知(The Oracle of Silicon Valley)。

  非营利项目Code for America启动,并迅速主导了一场全民技术运动。Tim O'Reilly加入董事会,以此为平台,继续倡导人们一起为政府创新做贡献。

  2011年,O'Reilly启动了O’Reilly Strata conference,主题是新兴的数据科学。

  2013年开始,每年都能登上Huffintonpost的思想领袖榜(Thought LEAders)。

  2014年,Tim O’Reilly与Ron Bouganim联手启动了GovTech基金。这是首个面向政府技术类创业项目的风投。

  2015年,Tim在Medium网站开设了WTF EcoNOMy专栏,还启动了Next经济峰会,探讨技术对未来商业、工作以及经济的影响。

  2016年,O'Reilly启动了O'Reilly AI峰会。

  Tim在奥巴马主持的白宫前沿会议上作为开场嘉宾,讲述了AI对经济的影响,解释了为何我们不要用AI来代替人类,而是用AI来创造前所未有的工种。

  2017年,Tim第一本面向大众的读物《WTF?: What's the Future and Why It's up to Us》出版。

蒂姆·奥莱利的格言

  Tim O'Reilly谈技术消灭工作:亚马逊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,技术不会消灭工作,消灭工作的,是那些只为削减成本和增大企业利润而使用技术的短视决定。……那些认为我们将面对技术带来失业的人,他们的想象力出了问题。……技术不只是削减成本。 技术能够让我们做得更多。 ——参见《以亚马逊为例,Tim O'Reilly 想聊聊机器人会不会抢工作?》

  人类未来仍然不会失业的理由:1. 工作职位不会用尽,因为问题取之不尽。2. 当某些事物变成商品,其他事物会变得更有价值。随着AI越来越把我们今天所做的工作变成一种商品,我们应该期待新的事物将变得更有价值。3. 经济转型需要时间和努力。——参见《O’reilly 人工智能大会,LECUn 等解读人工智能12大痛点》。

  Tim O'Reilly谈人与机器的关系:如果人和机器是竞争关系,那么二者都会被淘汰。——参见《O’reilly 人工智能大会,LeCun 等解读人工智能 12 大痛点》。

  Tim O'Reilly谈管理:人类学家Claude Levi-Strauss在《The Savage Mind》中讨论了匠人(bricoleur)和工程师(engineer)的区别。匠人用他手头的工具进行制造;工程师先以抽象思维考虑他需要什么,然后再获取工具。我一直以来都是个匠人。接下来,我要学会做一个工程师。Etsy的前任产品及工程开发高级副总裁Marc Hedlund曾说过,人和代码是…不一样的。那些让新软件顺利运行的手段无法直接应用在人的身上。——参见《How I Failed》。

  Tim O'Reilly谈商业:我总是大谈特谈理想和目标——创造比你所获得的更多的价值,用创新者的思维去改变世界——却忘记提醒大家我们归根结底是在经营一场又一场的买卖。当我说,钱之于企业就像油之于汽车一样,上路前确实要把邮箱加满,但是并不意味着上路后就得哪儿有加油站往哪儿开时,大家都只听进去后半句话而忽略了上路前要加满油。——参见《How I Failed》。

  Tim O'Reilly谈中国:硅谷真正的竞争对手,只有北京。——参见Tim O'Reilly的Facebook动态。

  Tim O'Reilly谈技术:关于技术,Tim O'Reilly特意强调:能颠覆未来世界的力量,并非只有技术。除了技术,人口学、全球化、城化,都有重塑未来、颠覆世界的能力。——参见《WTF?》自序。

  Tim O'Reilly谈Web 2.0:Web 2.0不仅意味着互联网在泡沫破灭后的复苏,更意味着互联网行业将在大数据、集体智慧、互联网即平台这三驾马车的带动下,产生出新的模式。——参见《WTF?》自序

蒂姆·奥莱利的人物评价

  Google前CEO,Alphabet公司执行董事长,埃里克·施密特:蒂姆·奥莱利能催生一个行业;

  Google首席经济学家,哈尔·范里安:蒂姆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,硅谷的成功和骄纵都逃不过他的眼睛;

 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院长,詹姆斯·马尼卡博士:称蒂姆·奥莱利是业内权威;

  《连线》杂志:称蒂姆·奥莱利是趋势观察员;

  《Inc.》杂志:称蒂姆·奥莱利是硅谷先知,在过去30年里,他几乎预见了每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;

  《福布斯》杂志:称蒂姆·奥莱利是科技领域最极有价值的导师;

  linkedIn联合创始人,雷德·霍夫曼:称蒂姆·奥莱利是不可或缺的向导;

  麻省理工斯隆管理学教授,埃里克·布林约尔松,《与机器赛跑》作者:蒂姆·奥莱利极富创新精神和明辨是非的洞察力,如果你想把握住正在席卷全球的技术浪潮,他是一位值得信任的向导;

  普林斯敦大学教授,安妮-玛丽·斯特劳:蒂姆·奥莱利有一种神奇的未卜先知能力;

  《eWeek》全球IT业最具影响力百人榜蒂姆·奥莱利位列17位,排名远超Amazon创始人贝佐斯等人;

  《赫芬顿邮报》多年把蒂姆·奥莱利评为思想领袖;

  美团,大众点评技术学院院长、原CSDN与《程序员》总编、图灵公司联合创始人,刘江:称蒂姆·奥莱利是伏地听声的人


备注:数据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。
上一篇: <支出证明单
下一篇: 什么是事业圈?>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站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引用我们文章(文章注明原创的内容,未经本站允许不得转载)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创大钢铁;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我们尊重作者版权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
相关现货行情
名称 最新价 涨跌
盘螺 3950 -10
热轧板卷 4010 -20
低合金中板 4180 -10
镀锌管 5120 +20
工字钢 4840 -
镀锌板卷 4400 +50
冷轧卷板 8390 -
冷轧无取向硅钢 5000 -
预应力钢绞线 7020 +80
硅铁 6450 0
普碳矩形坯 3500 +30
粉矿 810 +10
二级焦 2360 -
白银 7460 145
重废 2380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