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大钢铁,免费钢铁商务平台

购物车(0)

创大钢铁首页

现货行情

综合指数

创大多端推广
您的当前位置: 首页 > 钢百科 > 冶金建设

国外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发展趋势研究

发布时间:2014-02-24 05:50 作者:互联网 来源:
46
取向硅钢生产技术发展趋势:目前取向硅钢工业研究的主要方向是:(1)改善取向硅钢产品的磁性能,采用磁畴壁移动均匀化和细化磁畴等方法降低铁损、减小磁滞伸缩系数,减少能耗并降低变压器的噪声;(2)采用低温加热
 取向硅钢生产技术发展趋势:
目前取向工业研究的主要方向是:(1)改善取向硅钢产品性能,采用磁畴壁移动均匀化和细化磁畴等方法降低铁损、减小磁滞伸缩系数,减少能耗并降低变压器的噪声;(2)采用低温加工艺和更紧凑的生产流程(如薄板坯连铸和双辊薄带连铸工艺生产取向硅钢等),降低生产成本,保持产品市场竞争力。取向硅钢生产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主要集中在以下4方面:(1)提高(110)[001]晶粒取向度的研究。取向硅钢的磁感强度只与(110)[001]晶粒取向度或(110)[001]位向偏离角有关,为提高晶粒取向钢的取向度,选用对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具有高抑制能力抑制剂将起关键作用。美国首先采用MnS作抑制剂,后工序采用二次冷轧法制成了(110)[001]织构位向与轧向平均偏离角≤7°的普通取向硅钢。1968年新日铁公司在Goss专利基础上开发了用AIN+MnS作抑制剂,高温常化后析出细小AIN粒子,对初次再结晶具有更强的抑制能力。后工序采用一次冷轧法,配合其它工序的特殊处理,使(110)[001]织构位向与轧向平均偏离角降低到≤3°、生产出损更低、磁感更髙的Hi-B取向钢。近年来日本新日铁公司采用AIN作抑制剂,脱碳退火后在>1000×10-6NH3的>75%H2+N2的连续炉内渗氮处理,控制PH2O/PH2≤0.04,渗氮量为(120~200)×10-6,渗氮处理后在>10%N2+H2中以15-25℃/h速度升温到(1000~1100℃)×(10-20h)退火,使二次再结晶完善后再升温至1200℃,0.2mm厚板的B8达1.94~1.95T,该法生产的Hi-B钢中AIN对初次再结晶晶粒长大的抑制能力较AIN+MnS抑制剂方案更强,磁感更高。(2)降低取向硅钢铁损的研究。进一步降低取向硅钢铁损的措施主要有细化磁畴(这对降低Hi-B钢和≤0.23mm厚产品的铁损更有效)、提高硅含量、减小钢板厚度以及减小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等,由于硅钢中硅含量过高,易导致冷加工性变坏,因此通过提高硅含量降低铁损程度有限,因此目前降低铁损的主要目标在细化磁畴、减小钢板厚度以及减小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方面。通过在抑制剂中添加Sn、Sb等单质元素,冷轧过程中采用时效轧制工艺可使Hi-B取向硅钢二次再结晶晶粒尺寸由10mm×20mm约减小至4mm×6mm,可以使祸流损耗P17/50下降0.1~0.2W/kg。减薄厚度的前提条件是应使二次再结晶发展稳定,减薄厚度可使经典涡流损耗下降,如Hi-B钢由0.30mm减薄到0.23mm,磁滞损耗与异常涡流损耗不变,但经典涡流损耗由0.36W/kg降到0.21W/kg,下降了41.7%。用物理及化学方法可使取向硅钢磁畴细化,明显降低异常涡流损失。如0.23mmHi-B取向硅钢,经激光照射(ZDKH)处理,磁滞损耗与经典涡流损耗不变而使异常涡流损耗由0.40W/kg降至0.30W/kg,下降25%,从而使总损耗降低。(3)铸坯低温加热生产取向硅钢工艺。近年来许多取向硅钢生产厂为降低生产成本,提高生产效率,竞相开发了多种低温加热(≤1300℃)生产工艺,如:新日铁八幡厂抑制剂采用AIN(Als0.025%~0.035%)为主,添加单元素Cr(0.15%~0.20%)、B(0.003%~0.004%)或Sn(0.05%~0.10%)、Bi(0.005%~0.10%)等方案生产Hi-B钢,铸坯加热温度降到1250℃以下。控制热轧最后3道次总压下率>40%,最后1道次压下率>20%,经常化后,采用80%~90%压下率的一次冷轧法,冷轧过程中采用时效处理;脱退火后经渗氮处理(含NH3的H2+N2混合气),控制初次晶粒的平均尺寸d=18~30μm,可生产厚0.18~0.50mm产品,AIN的抑制作用比普通Hi-B钢中AIN的抑制作用更强,二次再结晶发展更稳定,适用于制造节能变压器,而且更有利于生产表面光滑(无玻璃膜)取向硅钢,这使P17可进一步降低。日本JFE不利用抑制剂,将钢中C和Al含量均控制在小于0.01%,S、N、0均控制在小于0.003%。铸坯加热温度降至1150~1250,热轧后经900~950℃60s常化处理,冷轧前晶粒尺寸控制在200Μm以下,冷轧压下率控制在70%~91%,在干的H2+N2)混合气氛中以950℃初次再结晶退火,省去脱碳退火并采用1050~1100℃低温最终退火(不需高温净化处理),制造成本明显降低,产品轧向磁性较低,但横向磁性有所提高,而且冲片性好,主要用于制作EI型变压器、镇流器、大型发电机和T型小电机。韩国浦项采用以Cu2S(Cu0.3%~0.7%)和AIN(Als0.013%~0.019%)为主抑制剂,Ni(0.03%~0.07%)和0(0.03%~0.07%)的方案生产Hi-B钢,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~1250℃,热轧板经900~1150℃常化后进行一次冷轧(压下率为84%~90%),冷轧板厚度为0.23~0.35mm,经脱碳退火后,再进行渗氮处理。钢中添加适量的B元素(0.0055%~0.0065%)可形成BN,进一步加强抑制能力。德国Thyssen采用Cu2S+AIN+Sn作抑制剂,控制(Mn)x(Cu)/(S)=0.1~0.4。铸坯加热温度为1050~1250℃,高温常化处理后,采用冷轧时效处理的一次大压下率冷轧。最终退火在<10%H2+N2混合气氛中缓慢升温,防止Cu2S过早分解,成品磁性好。(4)短流程生产取向硅钢工艺。继德国蒂森1999年首次利用CSP流程生产无取向硅钢之后,意大利AST钢铁公司在特尔尼(TERNI)建成的CSP流程还生产过普通取向硅钢和高磁感取向硅钢。结语:板坯低温加热技术是生产取向硅钢的主要发展趋势,低温加热一次冷轧法可以生产Hi-B产品,代表取向硅钢领域当今世界最高技术水平,由于成本最低,性能好,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最强。因此,开发与应用世界最先进的低温加热Hi-B取向硅钢生产工艺技术,可以大力推动取向硅钢生产技术的进步,提升Hi-B产品的数量、质量和品种,缓解世界能源供应日益紧张的局面,对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。(来源:钢铁产业

备注:数据仅供参考,不作为投资依据。
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,不存在盈利性目的,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,不承担任何责任。本站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引用我们文章(文章注明原创的内容,未经本站允许不得转载)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创大钢铁;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,我们尊重作者版权,版权归属于原作者,不保证该信息(包括但不限于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图表及数据)的准确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有效性、及时性、原创性等。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,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,据此操作风险自担。
相关现货行情
名称 最新价 涨跌
高线 3920 -
热轧平板 4620 -
低合金中板 4090 -
镀锌管 5390 -
槽钢 4080 -
热镀锌卷 5140 -
热轧卷板 11300 -
冷轧无取向硅钢 5000 -
圆钢 3840 -
硅铁 6600 100
低合金方坯 3580 -
铁精粉 890 -
二级焦 2360 -
铝锭 20550 -60
中废 2085 0